用户名:
密  码:
 
 期刊检索  
 相关期刊 更多>>
美新地震预警系统“试航” 可争取几十秒逃生时间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08-7-2 13:52:18  浏览次数:2170
千百年来,难以预期的地震灾害造成不可计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准确“把握”地壳运动“脉搏”,并抢在山崩地裂几十秒前发出警报,或许灾区的人们就有时间寻找避难所,燃气和电力公司采取应急保护措施,疾速行驶的列车也能立即刹车、保全旅客生命。
 美国地质勘探局2007年夏天将在加利福尼亚州启动一项为期 3 年的测试项目,检验 3 种新型地震预警系统。
“预警并非灵丹妙药,”美联社29 日援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家理查德·艾伦的话说,“但我认为,它起码能减少地震的冲击力。”
 新系统实地演练在前期测试中,科研人员利用3 台预警系统(其中两台由加州理工大学研制,另一台出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历史数据分析比对,检验它们是否能够准确估算出地震量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模型在接收数据仅4秒后,就准确测算出地震的大小。然而,预警准确性还须实地检测。3台预警系统即将“加入”洛杉矶和旧金山湾地区地震检测网络,与已有感应器一同收集地震强度和位置等相关数据。试验系统对数据分类,在数秒内估计出地震大小。科研人员随后把这些数据与实际强度比对,从而排除掉错误警报。
 如果新型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合格,美国将投入数年时间和数千万美元,用于升级地震检测网络以及建立完整的国内地震预警体系。目前美国国会为地震多发地区升级和安装数字感应系统建立的专项资金仅1700万美元。美国地质勘探局为新型地震预警系统检测提供的启动资金也只有25万美元。 新计划一度搁浅。
 在日本、墨西哥和土耳其等地震多发地区,地震预警系统早在20世纪 80年代就应用到铁路公司、发电厂和工厂等商业机构。而美国只有部分学校、消防队和机场配备小型地震感应仪。因此科研人员认为,新型地震预警系统试验计划将成为美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迈向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一步。 实际上,1994年诺思里奇地震后,南加州就致力于升级地震监测站,一些科学家大力呼吁政府自行研制地震预警系统。然而,考虑到资金和预警准确性等问题,研究计划一度搁浅。
 “假如洛杉矶是美国首都,我们早就研制出(地震)预警系统了。”加州理工大学地震工程教授汤姆?希顿说。预警并非万能药,地震预警系统并不能预测地震。当地表发生断裂时,震中附近的感应网才能估计到地震大小。从震中传出的微弱原生波(P 波)最先到达地表,其次才是具有毁灭性的次波(S 波)。当微弱波动超过一定密度时,感应器就发布警报。由于电子信号传输速率大于地壳震动波速度,所以人们在真正的地动山摇前得到警报。
 如果预警系统恰好位于地震带正上方,也就是 P 波和 S 波几乎同时到达地表的区域,预警也就失去意义。
有人估计,在 1906 年重创旧金山的7.8级大地震中,距离震中数英里的居民区本应在地震侵袭60秒前得到警报。不过一些人质疑,即使提前 60 秒预测到地震,灾区民众也没有足够时间逃生。 “人们一说到预警,就以为能在地震发生前争取时间,做一些有用的事,”美国地质勘探局全国地震信息中心的戴维·沃尔德说,“但实际上,你根本没有很多时间。”
 此外,地震预警系统偶尔会“谎报军情”。以日本最新研制的地震预警系统为例,该系统从2004 年2 月至 2005 年 8 月一共发布 245 条警报,其中 “ 假情报 ” 比率约为10%。
 信息公告 更多>>
欢迎订阅2010年度《地震学报》
2010年《地震学报》英文版…
欢迎订阅2010年度《世界地…
《国际地震动态》征稿启事
欢迎订阅2010年度《国际地…
欢迎订阅《CT理论与应用研究》
欢迎订阅2009年《地震学报…
欢迎订阅2009年度《地震学报》
《地震学报》英文版征稿通知
 科技动态 更多>>
卫星数据揭示大地震重力变…
美新地震预警系统“试航”…
搭建防震棚需注意三个事项
震后如何正确解决饮水问题
震后露宿时的注意事项
地震后如何现场施救
 相关链接 更多>>
 相关数据库链接 更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1